开封碑林记
河南开封素有“七朝古都”之称,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扬,翰园碑林就是最好的明证。
翰园碑林是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李公涛于1985年发起创建的中国第一块民办碑林,它以书法艺术为主,集诗、书、画、印之大成,是一座融碑刻艺术和古典建筑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宝库。碑林占地120亩,现有碑刻3500余块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树碑量最多、观赏效果最好的碑林。
2007年秋天,我第一次去开封,也是第一次参观碑林。在开封“中国翰园”的北隅,巍然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大的仿古建筑,它的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,后面是古木参天的大树,这就是承载
着众多碑刻的碑廊。它分上下两层,小瓦盖顶、飞檐挑角、红柱支撑,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回廊式建筑。碑林依照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对象分设中心碑廊、现代碑廊、宋代碑廊、历代君王碑廊、绘画碑廊、篆刻碑廊、硬笔书法碑廊、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碑廊等。
走进这雄浑的碑廊,犹如一下子踏进了遗存千年的书法艺术宝库。望着多彩纷呈的一块块碑刻,我一下子惊呆了。从碑刻的内容来看,多以中国古代诗词、歌赋、散文为主;从字体的分类来看,几乎囊括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所有字体——甲骨文、篆书、楷书、隶书、行书、草书等等应有尽有;从书法艺术的风格来看,有的苍劲有力,有的大气磅礴,有的如行云流水,有的秀丽隽永,简直令人目不暇接。此时我急忙拿出相机,拍下了其中的部分碑刻作品,同时,也拍摄了翰园的其他许多景物以作纪念。
在此后的日子里,我几乎每年都要去开封小住,但是最近几年再也没去碑林,总感到还有许多碑刻没有看,心中不免留下一丝遗憾。闲暇之余,我常常打开电脑翻看翰园碑林的照片,此时此刻,仿佛再一次走进了浩如烟海的碑林。
评论